眼下,图书馆和书店常被冠以「最美」之名,频率之高,如同明星自称「男神女神」了。
然而约50年前,世上就诞生了一座「神之图书馆」,设计师正是早已封神的路易斯·康(Louis Kahn)。
01
一间无限接近神的场所
它正是康的第一座图书馆——埃克赛特图书馆(Phillips Exeter Academy Library)。
外表方正,内部有如神境。
内中庭的墙面挖有 4 个巨型圆洞,在这面前,人皆渺小。
极致的对称感、几何感,呈现出一种理性之美。
竖向中庭的顶部,竟是一个超大的X型结构,显得非常神秘。
光从的 X 型结构的侧窗洒下,洗礼众生。
细长的光线打在墙面上,光与影形成强烈对比。
光影浮动,给冰冷的混凝土注入温暖。
入口处对称的弧线楼梯,表现出几何张力。
细腻利落的线条,简而不空。
在这样的氛围下,人会放下情绪,归于宁静。
木质的引入,又为空间增加了一份温暖。
02
一座古典精神的现代建筑
这座图书馆耗时 26 年,现代外表融入了古典精神,精细程度也非一般项目可比。
外表是方盒子,内部分隔出阅览、藏书、中庭三层结构。
建筑四角被削掉,形成竖向细长型的采光面。
外圈阅览区最光线充足,中圈藏书区采用人工照明,中庭通过侧天窗采光。
围绕中庭做一圈书架,对应古代书院「大长桌围坐」的场景;中圈有大面结构墙体,对应古典建筑「靠柱廊而坐」的场景。
阅览区的三角形独立座位是特色之一,划分出静谧的私人空间。
外圈大面积开窗,但跟书桌齐高的窗户上安装有木质遮光板,可以自由推拉。
遮光板又成为立面的另一种元素,打破了砖为主的单调立面。
不规则的「破砖」也运用到立面中,有怀旧之意,还增加了立面的阴影。
建筑没有明显出入口,被底层柱廊包覆。
康说:「建筑在各个方向都是入口,如果你冒雨前来图书馆,你可以从任何一边先进入环廊,然后再去找寻入口。这是连续的、校园化的入口。」
03
一位不计名利的大师
路易斯·康生性腼腆、不善言辞、脸上还有伤疤,跟风度翩翩的贝聿铭不同。
在竞争国家美术馆东馆时,他就不懂包装自己。当业主来到康的工作室时,发现助手们穿着随意,室内家具非常陈旧,这令业主对康的印象大打折扣。
但在图书馆项目上,业主更青睐康。虽然他们接触过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这些名家,但最终还是在 1965 年把项目交给了康。
从 1945 年学院开始筹备新图书馆,到 1971 年最终完工,历时 26 年,康最终交出了一个挺拔、英俊、庄重的方案。
这居然只是康职业生涯第一个图书馆,建成时他已经 70 岁。
在建筑方向上,康热衷的是犹太会堂、教堂、学院这类文化场所,而不是象征时代权力的摩天大楼。
成名后的康,本可以利用大师名气和美国建筑业发展大赚一笔,但他却十分认真地对待每个设计,以致过于缓慢,失去不少机会,使得小事务所难以维系。
但康在美国建筑圈被封神,影响了一大群建筑师、评论家和学生。
这座图书馆也给他带来了好运:他在 1968 年时成为美国文学院院士;1971 年(建成当年)拿下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质奖章;1972 年拿下英国皇家建筑学会(RIBA)的金质奖章。
当别人问起康「建筑」是什么时,他是这样回答的:
「对我来说,建筑不是事务,而是我的宗教,我的信仰,我为人类幸福、享乐而为之献身的事业。」
在项目建成3年后,路易斯·康意外死于回国途中。
虽然他的变故给世人留下太多遗憾,但 50 年后作品仍屹立不倒:这就是神之图书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墨砌商业设计 ):路易斯康50年前设计的「神之图书馆」,秒杀网红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