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敞式阅读区,天井、阅读桌与布满书籍的书柜体现浓浓的书屋氛围 © E.Lit.光影空间
暮色四合, 一切笼罩在夜色之中, 宁静而又朦胧。 扑面而来的是带有泥土芬芳的夜风, 清冷而潮润。 微风吹着树叶, 似一部舒缓的轻音乐, 流淌在乌龙古渔村的每一个地方。
▼项目概览 © E.Lit.光影空间
渔猎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活方式,滨水而居的人们大都精于此道,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演化与发展,最终在流域周边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村落。而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东岸的乌龙村便正是这种渔猎文明的结果。
“山居宛卧龙,海近乃曰浦”。“浦”字,在汉语中是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入夜,渔船灯火与天空星月交相辉映,是为“渔浦星灯”。
乌龙古渔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因毗邻滇池、背靠七星山,这里成为老昆明传统文化腹地和文化记忆的传承地,不仅有昆明传统的“一颗印”建筑,以及“三合院”“走马转角楼”等民居,还有清代、民国的古建筑等共计279栋,被摄影爱好者称为昆明的民居博物馆。
▼滇池周边渔村场景真实写照 水彩画 陈流 云南艺术学院 © 陈流
▼乌龙村实景写生作品 水彩画 陈流 云南艺术学院 © 陈流
没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边缘化
以乌龙村为代表的城市边缘传统村落在历史文化价值上承载了昆明城市发展的进程,区位上占有优越的自然环境空间,但同时受到城市建设及文化的影响,乡村文化传播受阻,文化传承断代,空间格局被挤占扭曲。留存的279栋历史建筑也未整体更新利用,也未形成肌理完整的古村街巷空间。
▼相视而望的市区和乌龙村 © 陈新
© E.Lit.光影空间
振兴:原生性聚落的迭代更新
2020年,秉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乡伴朱胜萱工作室携手华侨城,启动呈贡乌龙古渔村美丽乡村打造,以现存270余栋遗留老建筑老院落为载体,通过恢复性建设的方式,以现代的骨架 文化的灵魂 自然的外衣让残损的老建筑恢复当年的容光,通过对老建筑的恢复性修建再融入活化利用的经营理念,真正让古渔村的人气和烟火气得到重现。
▼探索村庄的原生性聚落肌理 © 乡伴朱胜萱工作室
▼“一颗印”民居 © E.Lit.光影空间
“一颗印”建筑的原型、衍生与生长
乌龙村中的原生性建筑是滇中地区最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这是一种由木构和土坯砌筑而成的老院子,因为从平面格局上来看显得非常规整,很像是一枚方形的印章,所以得名“一颗印”。
▼“一颗印”的标准状态 © 乡伴朱胜萱工作室
由于用地限制的影响、居住人群的变迁、不同家庭的诉求、产业结构的转换等诸多因素的介入,“一颗印”民居也发生了相应的演化,并以此来平衡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影响。这是一种自然村落的生物性特质,也是本案在设计创作时极力想要模拟的一种状态。
▼“一颗印”的自然演化:“半院”、“二进院”、“双拼院”、“多拼院”等 © 乡伴朱胜萱工作室
▼“一颗印”在展示区的“生长”,统一规制又随形就意 © 乡伴朱胜萱工作室
展示区的建筑布局遵循了原生性村落中的自然属性,各个院落依据其用地的态势随形就意的生长和演化。在统一的风貌控制中,每一个部分却又别有洞天,各自展现了一种原生性民居中的类别,充满着市井活力。
▼展示区实景鸟瞰 © E.Lit.光影空间
织补与锚固:特定场景的还原与再营造
本次设计采用了“织补”与“锚固”的策略对项目进行空间、文化、产业和生活场景的还原与再营造。
文化产业织补。通过引入对昆明历史文化极其敏感的当地艺术家和周边的大学研究机构,构建“新村民艺术生活空间”的“新乌龙社区”,以织补原住民外迁后形成的空心化。
空间场所织补。打造占地约10公顷的展示区,通过传统院落的修复,形成展现昆明传统文化与滇池畔典型鱼耕原乡文化的萱草书屋、大师工作室和自然教室等一系列文化空间载体。
▼展示区总平面 © 乡伴朱胜萱工作室
传统技艺锚固。建筑修复方面,采用“古法新作”手法,遵循老建筑自身建构逻辑和传统营造技艺,借助现代设计手段,通过“传统元素提取、传承保护优先、空间现代转译、材料新旧运用”等方式,最大可能地展现“一颗印”建筑的魅力。
▼尽可能地保留沧桑的夯土外墙,并以钢结构重新构造内部空间 © 乡伴朱胜萱工作室
▼古法新作四部曲:传统元素提取、传承保护优先、空间现代转译、材料新旧运用 © E.Lit.光影空间
生活场景锚固。软装设计方面,以“渔浦星灯”和“耕读传家”为主题贯穿始终,并从历史与人文、古与今、新与旧的碰撞与融合展开深化,以此再现滇池畔传统渔村的生活场景。
▼船形休闲座凳,船盛万物,传承万物 © 郑雅婧
萱草书屋原是邓姓人家住宅,为了满足公共书屋的需要,设计采取了大落架的修缮方式对其进行改造,提供阅读、观景、休憩等功能。
▼萱草书屋改造前后对比 © E.Lit.光影空间
▼在完整的“一颗印”形态下,通过加盖后院,形成了两进院的空间形态 © E.Lit.光影空间
这是一间属于乡村的书屋。在这里,承载着对乡村最初的期盼:用书屋搭建一座平台,人们在这里分享知识与心情、分享城市与乡村。
▼萱草书屋平面与模型效果示意 © 乡伴朱胜萱工作室
为来此的朋友休憩、发呆或凝神时都能有合适的空间,设计在萱草书屋室内各分区划分和动线布局时,兼具公共性和私密性,以营造松弛有序的体验。
▼开敞式阅读区,天井、阅读桌与布满书籍的书柜体现浓浓的书屋氛围 © E.Lit.光影空间
▼后院的内院隔墙拆除后形成了半开敞的灰空间 © E.Lit.光影空间
软装家具选型没有采用过于厚重的中式家具,而是整体偏现代简约风格,通过韵味浓厚的饰品,如干支插花、卷轴以及字画等来烘托整体空间氛围。
书屋从建筑到室内大都保留原始形态,土砖墙、老式门板……软装则从家具到饰品,在保留古味的同时采用现代的形态,做到“古”与“今”,“新”与“旧”相融合。
▼现代家具选型叠加中式韵味装饰 © 郑雅婧
▼布满书籍的中岛书桌 © E.Lit.光影空间
休闲咖啡区的休闲坐凳则是空间的亮点,以“船”的形态为原型,呼应“渔浦星灯”的主题。当地村民可以感受新鲜“血液”注入后的灵动变化,异乡读者则能在此探索乌龙文化。
萱草书屋还引入了当代年轻人喜爱的BOOK-BED的休闲方式,打造了24小时阅读室——一个不仅可以徜徉书海,还能与书共枕的休憩点。
▼24h BOOK-BED,挑高的空间和满墙的书柜合二为一,柜体内的软包舒缓了砖墙带来的硬朗感,为阅读提供了更好的体验 © E.Lit.光影空间
夹层的借阅室则是最好的独处之处,设计之初就将此区域定义为最为私密的场所。
▼夹层借阅室,包裹性的空间内,给人十足的安全感 © E.Lit.光影空间
▼推窗而视,又能望见优美的建筑轮廓和远处亮起的微光 © E.Lit.光影空间
二层休闲阅览区是书屋最为宽敞也让人最为放松的区域,让进入此空间的读者放下包袱,以平和敬畏之心看待眼前的乌龙建筑,让思想在这里沉淀。
▼二层休闲阅览区,随地放置的懒人沙发和尽收眼底的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 E.Lit.光影空间
古有渔民、马头灯和星月辉映,今有匠人、万家灯火和谐共生。如果“渔浦星灯”象征传承,那“耕读传家”的文化与精神便是传承的“魂”。
▼大师工作室改造前后对比 © E.Lit.光影空间
▼大师工作室平面为保护性复建三联院 © E.Lit.光影空间
▼大师工作室平面与模型效果示意 © 乡伴朱胜萱工作室
▼三联院 © E.Lit.光影空间
▼室内空间 © E.Lit.光影空间
“耕读传家”的理念与精神代代相传,也培育出了一代一代的匠人。现在大师工作室已相继引入了中国水彩画领军人物陈流、云南民族服饰创新设计大师范佳、乡伴“朱胜萱工作室云南基地”,共同吸引和凝聚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的民间艺术、产品设计、城乡规划、建筑环境设计、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学者和师生等齐聚于此,接受乌龙古文化的滋养,也通过再创新反哺着这座古村落。
▼范佳工作室,创新传统服饰工坊 © D.Lit.光影空间
▼朱胜萱工作室,传统匠人工坊 © D.Lit.光影空间
▼鲁班工具展示,“以匠心守初心”,通过木艺展示唤醒人们对传统技艺的重视 © D.Lit.光影空间
自然教室为保护性复建二联院。前院以展示空间为主,后院则从环境保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各种生态课题将大自然引入教室,促使人们热爱自然、重视生态。
▼自然教室 文创商店改造前后对比 © D.Lit.光影空间
一个将农耕体验与儿童自然教育完美结合的教育空间。户外,你可以奔跑在田野乡间,享受亲子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灵气;室内,丰富的自然课程、大空间的展览空间,让人们感受自然、教育和艺术的魅力。
▼自然教室 文创商店平面与模型效果示意 © 乡伴朱胜萱工作室
▼自然教室为保护性复建二联院 © D.Lit.光影空间
暮色下的乌龙村,让人生出些时空错乱之感,有种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的浑然。岁月成就了乌龙的名字,守望是它永恒的主题。
▼暮色下的乌龙村 © 陈新
© D.Lit.光影空间
朱胜萱工作室通过前期的策划到规划、建筑、室内、景观、软装、文创策展等全过程设计,让乌龙古渔村再现“渔浦星灯”里的昆明记忆,呈现田园牧歌式的美丽乡村新场景。未来,乌龙村的活化更新将继续以滇池生态保护、古建筑风貌再现、历史文化传承为核心,通过挖掘当地自然人文资源,以自然景观、乡村文化为重点打造特色农耕田园风光,在保存乌龙古渔村原乡原貌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项目名称:乌龙古渔村保护与环境治理项目展示区设计及施工一体化建设工程 设计类型:乡村振兴全过程设计介入(策划、规划、建筑、景观、室内、施工) 项目地点: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乌龙村 项目设计单位:上海乡伴朱胜萱工作室 设计网站:
建成状态:建成 业主:昆明华侨城美丽乡村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20年4月-2020年6月 建设时间:2020年6月-2020年12月 基地展示区面积:10公顷 展示区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 设计团队: 项目总负责:朱胜萱 项目主持设计师:郑光强、陈新、孙源 项目策划设计:卫宏健、饶中、郭竹林等 项目规划设计:梅杰、宋波、吴建明等 项目建筑设计:徐昊、王睿、赵海源、谭人殊、董津伦、李小妮、朱芳仪、谭爽、罗英婕等 项目景观设计:苏奇、董津伦、李小妮、朱芳仪、谭爽、罗英婕、陈国伟、陈征、韩龙等 项目硬装设计:彭杰、巩晶晶、徐丹等 项目软装设计:郑雅婧、黄小倩、方露等 项目文创设计:张晴晴、李彦婷、仝玉洋、张智垚等 项目工程单位:云南信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工程经理:刘毅 项目现场负责:孙源、吴建明、杨浒、张正、潘极慧、王宵威、施晋远等 摄影:E.Lit.光影空间、陈新、郑雅婧 撰文: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