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流行已经有几年了,从国外顶级大师的诗意极简,到国内知名设计师的极简风,业主们也开始大爱极简设计。然后,但当大多数人蜂拥而至追逐形式上极简时,极简也就变了味道,极简在我看来是”简于形,而奢于心“,是对设计高度自信,更是对生活的诠释,那么是什么让极简风变得不那么高级了呢?
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解析当下的极简主义
01.被误解的极简主义
03.极简是一种生活态度
很多人提到极简都会质疑,这么简单不让人感到廉价吗?
其实不然,极简主义不是贫穷和节俭的象征。反而它是一种极奢,是简约到极致的体现。
极简对设计,对施工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无石膏线,无踢脚线是最难的施工做法。
对灯光设计要求也极高,很少采用装饰性灯具,线性光也要点到为止。
极简并不等同于断舍离。极简主义,少即是多,“少”,不是没有,不是舍去一切,不是断舍离,而是化繁为简的蜕变,是一个逐渐精简的过程。
断舍离是绝对的”断绝、舍弃、隔离“,而极简却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舍掉一切装饰,而是在精简装饰,只留下最经典的部分,这也是极简主义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够不够极简(我家床都不用了!)
▲这够不够极简(我是睡飘窗上的!)
极简的设计更能体现建筑本身特点,采用少量的装饰,让效果展现的更加完美。
其次,行业内很多商家和机构都在想办法让自己的产品和极简挂钩,浑水摸鱼。纯色窗帘叫极简风家居布艺、筒灯叫极简照明系统等等,导致人们对极简的误解越来越深,对极简的定义也越来越模糊。
定制家具打着极简的旗号,极力的推销整体定制,更多的是在制造营销的噱头,迎合客户需求,对于工艺,他们并不具备制作极简主义家具的能力。
设计机构也在蹭着极简的热度,本来不擅长极简主义的他们,突然也打起了“极简主义”的标签,如:专注于极简的某某设计机构等等,引导业主认为极简更适合简单装修,而且可以节约预算。其实极简中很多元素都是“简约不简单”,实用与美观兼得,常用极窄边框门,线性光源,极窄踢脚线看起来简约,逼格甚高,不过造价都是不低的。他们交付的成果,就难免有些“粗制滥造”之嫌了。
极简设计往往蕴含着更多的功能与美学,如上图可开可合的橱柜设计,让空间既能保持整体性,又能满足使用需求。
对建筑自身条件以及采光的尊重也是极简设计的一大重点,朴实无华的装饰带给人心旷神怡的感受。
别让极简成了粗制滥造的理由
我们想要的极简,并不是形式上的极简,大多数设计师在追求形式上的极简,四白落地说自己是极简,门板无拉手说自己是极简,平顶装几个筒灯难道也算是极简?
毕加索名画《公牛》的蜕变过程
毕加索确实是画了一个完整的牛,然后通过自己的意识去删减,最后留下了几笔线条。中间的一切过程都是思考的过程。把一个写实的具象化图像,通过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逐渐简化,最终获得一个最简练的抽象化图形。
这也是极简的道理,现在如果我给你看最后一头牛,你会说它是粗制滥造吗?每个极简作品的背后都有设计师和工匠们的呕
心沥血,最终呈现的或许是极致的简约,但是过程和细节一定都是精益求精。
色调柔和的极简风格,简单的灯具搭配,空间协调,相得益彰。
既然要谈极简主义,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名字:约翰·帕森(John Pawson)素有现代建筑界“极简主义之父”之称。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当奢侈华丽还是设计主流的时候,帕森却已经开始致力于设计简洁而有
极简主义是对过度消费和娱乐主义的否定,是减轻自身的物欲,追求极致简约的生活方式。极简风格的装修本身需要带给居住者轻松自由的感觉,从视觉感受到开阔,从心理感受到舍去一切繁杂的自由。同时极简对于收纳也是自成一派。
极简主张“用最少的设计赋予空间无限想象”,“内心丰富的人才能接受家更简单”,这些都是在强调以人为本,极简风设计一切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删减掉过分的装饰,简约与实用并重,更符合快节奏时代下的生活需求。以
简洁的表现手法,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简约不失品位。
极简的家不意味着不舒适,反而能使人得到身心的放松。恰到好处的极简是对生活的升华。这也是极简主义更深一层的含义,每个极简的家都是倦鸟归来的巢,小船避风的港,更是安放灵魂,洗涤尘世纷扰的精神居所。
极简是喧哗过后的理性回归,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
决于多大程度上他可以摆脱对外部世界的依附。是人们紧张工作和浮躁社会背景下追求生活环境和满足精神需求的必然。
极简主义是消费者购买行为向成熟理性的蜕变,当我们的物欲需求轻一些,对自己真正的认识多一些,你会发现,你想要东西自然就会少一些,而格调就会高一些。
极简主义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价值取向,是开放的、自由的,不是数字上的精准,更不是剥离生活乐趣,极简者最重要的是简化繁杂,回归生活原有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