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夫妇的父亲刚刚去世,于是携带幼子返回旧屋和母亲一同居住。因为原有房舍无法满足新的使用要求,需要被翻建成为一座拥有更多空间的新屋。这个新屋有五名家庭成员,业主夫妇,幼子,母亲,和一条叫串串的狗。
“我们一直忙于工作,匆忙结婚,很快就有了儿子,儿子刚刚懂事,爸爸又重病,不久去世,一直都在照料家人和繁忙工作中度过,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除了可以方便照顾妈妈,我们也很想真正的为自己活一回。”这是与业主夫妇初次见面的时候他们对我说的一段话,也是最终打动我的原因。于是在一个极低的预算前提下,我们还是接下了这个项目。
▼建筑北立面及胡同环境
项目所在地处于北京平谷,这种超大型城市周边的欠发达区域。最近5,6年中,邻里间由于自身增长的需求,纷纷把原来的低层大院改建成大进深小前院的两层高屋。业主家的旧屋就这样被包裹在邻居10米多高的新房之间。说是家,却更像个不见天日的大型监狱。
▼场地所在区域卫星图片-改造前场地南部及其南侧胡同 ©Chaoffice
我们在项目前期对所在地环境的调查中发现,那些新建的邻里建筑,前院后房的传统建造模式普遍被应用。由于被缩小的前院依然要承担交通功能,因此传统布局中的前院,往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次被改造成了“带天窗的棚子”。在南北间距极小的前提下,这个“带天窗的棚子”无法晒到太阳,通风成了更大的问题。
▼关于体量试验的工作模型 ©Chaoffice
▼院子里的树木 ©成直
我们使建筑主体离开邻居的外墙,错出一道缝隙。由此一个真正的露天庭院产生了。被挤死的“联排住宅”变成四面通风采光的“独立住宅”。而南来的阳光也可以在这个大纵深的开口中射进来。这是我们挤出的第一道“缝”。
▼缝中的院子 ©Chaoffice
▼一层大起居室 ©朱雨蒙
▼大起居室和通往二层的楼梯 ©成直
▼院中树下的场所 ©成直
▼想出院子玩的串串 ©朱雨蒙
▼庭院靠近北墙的部分 ©成直
根据本地的管理要求,改扩建的新房不得超过2层不包含2层。同时邻里的建筑檐口一般高约10米左右。作为背景条件我们的目标是盖一座相对高度近10米却只有两层的房子。10米的高度平分为两层,将近5米的层高恐怕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极大的不舒适感。最终房子被建成层高变化的形式,高耸或者低矮。我们在高低之间定义开敞而明亮的大房间和隐逸而私密的小房间。由于高度的变化,二层平面变成高低起伏的样子。根据建筑面对城市道路或者“缝中的院子”的不同条件,左面下高上低,右面上高下低。在变化中产生贯穿的“缝”。
▼模型,变化的高度 ©Chaoffice
▼剖面分析和剖透视图 ©Chaoffice
▼一层大起居室与院子 ©朱雨蒙
▼二层大书房和胡同 ©朱雨蒙
▼连接公共空间的月牙缝 ©朱雨蒙
在首层高大空间中,设计将室内四围封闭立面降下来,这样在天花以下800mm高的范围内,形成了贯通的空间。通过解放视线边界,空间具备连贯通达的属性。而二层大书房与其他部分的800mm高差,延伸变成围绕一周的书案。
▼俯瞰大书房里的桌子 ©成直
我试图在每个项目里都思考连贯性能带给场所什么。“缝中之家”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由于技术和习俗的变化,中国当代家庭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移动互联,让人们慢慢变成自我中心的独立体。家庭成员间像传统中国家庭的那种亲密关系快速褪去。“缝中之家”建筑中空间的高低变化,被扯开的缝隙,联通了不同的公共区域。玄关,待客,餐厅,厨房,起居,图书馆,这些没有阻碍连接在一起的公共空间和相互独立,隐逸的卧室形成对比。设计在建筑中塑造了特殊的规则。除了睡眠时间,人们因循着看不见的秩序走到一起。而由于结构和构造因素,自然产生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缝隙”为这个连贯为一体的场所带来,光与影,自然吹拂的风,以及不收拘束的视线和活动。
▼分解轴测图 ©Chaoffice
▼通往二层的楼梯 ©朱雨蒙
▼通往三层的楼梯 ©成直
▼姥姥的卧室 ©朱雨蒙
▼场地平面图 ©chaoffice
▼首层平面图 ©chaoffice
▼剖面图 ©chaoffice
项目名称:缝中之家 设计方:察社办公室 公司网站:
chaoffice.info
chaobeijing@outlook.com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18.6 – 2020.1 主创及设计团队:成直 项目地址:中国北京市平谷区友谊路 建筑面积:320平方米 摄影版权:成直,朱雨蒙 合作方:结构顾问:高雪梅 / 灯光顾问:闵月波 客户:秦宇飞 品牌:东方静然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混凝土磨石地坪 东方港国际木业(北京)有限公司 – 俄罗斯伊利姆松木胶合板 北京光森林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文高照明灯具
😊